水产科学研究院
技术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技术推广
技术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技术推广
陈昌福:浅谈预防养殖鱼类疾病的重要性
发布时间 :2022/3/31 浏览 : 881 [关闭]

我国是水产养殖业发展大国,拥有数千年的水产养殖业历史。最近几十年来,人工养殖水产品总产量连续雄踞世界第一。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业已成为水产养殖业的主要发展趋势。目前,处于各种恶劣环境因子不断刺激下的养殖鱼类,呈现出各种疾病高发、暴发性死亡的态势(图1)。根据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的监测与统计,我国每年因各种病害造成水产养殖业经济损失,已经高达数百亿元之巨。


对于养殖鱼类的疾病,我国历来坚持的是“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基本方针。这也是因为有效治疗养殖鱼类的疾病,存在如下不同于治疗陆生动物疾病的一些特殊困难。


1

有效治疗养殖鱼类各种疾病存在的特殊困难


凡是有一些诊治养殖鱼类疾病经历的人,应该对诊治养殖鱼类疾病均具有如下几点体会:即在养殖鱼类疾病诊治过程中,可能体会到难以及时发现、难以正确诊断和难以精准用药的所谓“三难”问题。


1.1难以及时发现


因为人工养殖鱼类都是生活在水体中的。水产养殖业者在对其投喂饲料后,部分养殖鱼类是否都能正常、及时地摄取饲料,养殖业者往往是难以清楚地知道的。因此,养殖鱼类在疾病的发生初期,养殖业者是不容易及时发现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养殖业者都是在看见了养殖池塘水面上出现漂浮的死亡鱼类后,才知道自己饲养的养殖鱼类已经发生某种疾病了。


当养殖鱼类已经因为某种疾病出现死亡个体漂浮出水面时,该养殖水体中究竟还有多少养殖鱼类已经感染了致病性病原?已经受到感染的养殖鱼类的病程进展到了何种程度?对于缺乏检测条件的广大养殖业者而言,也是难以了解清楚的。即使采用一些水产用兽药对患病养殖鱼类实施药物治疗,对于部分已经病入膏肓的患病养殖鱼类而言,可能也是难以取得理想的药物疗效的。因此,对处于疾病发生初期的患病养殖鱼类,养殖业者难以及时地发现病情,是水产养殖业者面临有效诊治养殖鱼类疾病的难点之一。


1.2难以准确诊断


养殖鱼类疾病的种类很多,能导致疾病发生的因素很复杂。有多种多样的致病性生物(包括植物性病原与动物性病原),可能导致养殖鱼类发生生物性疾病(biological disease)。如有多种致病性细菌、病毒、真菌和单细胞藻类引起的养殖鱼类的传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多种原生动物(主要包括纤毛虫、鞭毛虫、孢子虫和肉足虫类的一些种类)、单殖吸虫、复殖吸虫、线虫、绦虫和甲壳动物等,能引起养殖鱼类发生所谓寄生性疾病(parasitic disease)。其次,有许多非生物性环境因子,如水体中某种气体过饱和引起的养殖鱼类气泡病、因为养殖水体中氧气缺乏而导致的养殖鱼类浮头、因为养殖过程中操作技术不规范而导致养殖鱼类的机械损伤、因为养殖水温突然变化导致的养殖鱼类感冒、由于养殖水温过低引起的养殖鱼类冻伤、由部分藻类毒素或者农药等物质引起的养殖鱼类中毒、高压电站或者某种放射性物质引起的养殖鱼类的放射性损伤,水产用饲料中因某些营养元素缺乏或者不平衡导致养殖鱼类营养性疾病等,这些因素也可能导致养殖鱼类发生所谓非生物性疾病(abiotic disease)。


如果按照致病性生物以及非生物性致病因子种类计算养殖鱼类疾病种类的话,养殖鱼类的疾病至少有数千种以上。面对如此众多而复杂的养殖鱼类疾病,即使对于养殖鱼类病害防控专家而言,也是难以熟悉所有种类致病性生物的特性与致病机理的,对于普通水产养殖业者而言,可能就更难以做到对养殖鱼类疾病的准确诊断了。因此,如何准确地诊断养殖鱼类疾病,是水产养殖业者面临有效诊治养殖鱼类疾病的又一个难点。


1.3难以精准用药


治疗疾病的任何药物,都是可能诱导致病生物产生耐药性的,而且致病生物对药物耐药性的产生是持续进行着的,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自然规律。在我国不同的水产养殖区域,由于水产养殖业者在治疗养殖鱼类疾病过程中,使用的水产用兽药的种类与频率可能是不一样的,结果必然是会导致不同养殖区域的致病生物,对各种水产用兽药所产生的耐药性强弱程度有所不同。因此,当人们即使采用质量相同的水产用兽药,按照农业农村部要求制定的统一产品说明书中标注的相同用法用量,去治疗不同养殖区域某种养殖鱼类疾病时,也是难以获得同样的药物疗效的。


正确而有效的做法就是通过从患病养殖鱼类体内分离、鉴定致病生物的基础上,完成水产用兽药对分离致病生物的药物敏感性检测,根据致病生物对水产用兽药的敏感性,选择合适的兽药,并根据测定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确定其用药剂量,才有可能做到所谓的“精准用药”。


然而,对于我国广大的水产养殖业者而言,由于没有必要的检测条件,在使用水产用兽药时,就缺乏了必要的科学用药参数,是难以做到精准用药的。这既是导致我国养殖水产品中药物残留等质量、环境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也是有效治疗养殖鱼类疾病的又一难点。


2

对养殖鱼类疾病坚持采取预防措施的好处


如上所述,养殖鱼类的疾病一旦发生就难以有效地治疗。因此,坚持做好对养殖鱼类疾病的预防措施,至少具有如下几点好处。


2.1成功地预防疾病可以实现节约水产养殖业的生产成本


养殖鱼类的某种疾病一旦发生,水产养殖业者就需要花钱购买各种水产用兽药,对患病养殖鱼类进行药物治疗,企图减伤因疾病造成的经济损失,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养殖鱼类因病死亡必然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这是无须不争辩的事实。养殖鱼类疾病发生后,即使将患病养殖鱼类捕捞起来上市销售,以期达到减少损失的目的,也可能因为养殖鱼类体内外存在的疾病症状,而影响到养殖鱼类在市场上的销售价格。这些问题的出现最终均会增加水产养殖业的生产成本。


如果水产养殖业者采用预防养殖鱼类疾病的措施与方法适当,避免了养殖鱼类在养殖期间发生疾病的问题,无疑对于节约水产养殖业的生产成本是有利的。


2.2成功地预防疾病可避免出现养殖鱼类部分疾病无药可治的问题


多年来,我国在对养殖鱼类各种疾病的药物治疗方面,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我国已经获得农业农村部许可生产、销售的“国标渔药”就多达100多种,从渔药的种类之多和产销量之大的角度而言,我国渔药制售与使用量在世界上也毫无疑问是位列第一的。但是,至今依然存在一些养殖鱼类疾病是现有药物难以治疗的。


如养殖鱼类的病毒病,如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的出血病,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的造血器官坏死症,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的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病和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病等,至今尚没有药物可以有效的治疗。


又如由水霉(Saprolegnia)和绵霉(Achlya)两个属真菌引起的水霉病(Saprolegniasis);由鳃霉属(Branchiomyces)的血鳃霉(Branchiomyces sanguinis)引起的鳃霉病(Branchiomycosis);由异枝水霉(Saprolegnia diclina)引起的虹鳟内脏真菌病(Visceral mycosisi of salmon);由霍氏鱼醉菌(Ichthyophonus hoferi)引起的鱼醉菌病(Ichthyophonosis of fishes)和由各种私囊霉菌(Aphanomycas spp.)引起的流行性溃疡综合征(Epizootic ucerative syndrome)等,至今依然尚无良药能给予有效治疗。


此外,养殖鱼类小瓜虫病(白点病),是由属于凹口科(Ophryglenidae)、小瓜虫属(Ichthyophthirius)的多子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的寄生所引起的。该寄生虫的生活史分为成虫期、幼虫期和包囊期。与小瓜虫同属于凹口科的隐核虫属(Cryptocaryon)的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ans),大量寄生养殖海水鱼体时称为隐核虫病(Cryptocaryoniosis),被养殖业者称为海水鱼白点病(White spot disease of marine fish)。因为刺激隐核虫具有与小瓜虫相似的生活史。所以,也存在难以采用现有药物实施有效治疗的问题。


还有养殖鱼类的黏孢子虫病(Myxoporidiosis),是对由这类寄生虫引起疾病的总称。黏孢子虫的种类很多,能寄生在鱼类体表、鳃、鳍条和体内器官上的就有1000种以上。黏孢子虫中的部分种类在鱼体内外严重寄生时,对养殖鱼类的危害还是比较大的。


由于对黏孢子虫的生活史尚不完全清楚。因此,人们尚难以充分利用寄生虫生活史中的薄弱环节而将其消灭,又因为每一个孢子都是由数量不等的几丁质壳片包裹着的,所以,药物难以将其孢子虫直接杀灭。结果就是对于养殖鱼类的黏孢子病,至今尚无理想的现有药物可以实施有效的治疗。


在此,我们再次提醒广大的水产养殖业者注意,如果养殖鱼类发生上述疾病后,千万不要轻信“神医”们的忽悠,让自己陷入滥用药物进行所谓的药物治疗的圈套。否则,是有可能会让自己得到“陪了夫人又折兵”的凄凉结局的。


2.3成功地预防可以避免使用药物对养殖环境和水产品品质的影响


对患病养殖鱼类使用各种水产用兽药治疗,因为药物或多或少地均会流失到养殖水体中。因此,只要使用了治疗养殖鱼类疾病的药物,就必然会存在导致养殖水体不同程度受到药物污染的可能性。同时,如果用药后不能遵守休药期规定时间,就将养殖鱼类起捕上市销售的话,进入养殖鱼类体内的水产用兽药就有可能尚未完全代谢掉,而在养殖鱼类体内出现药物残留,从而导致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