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科学研究院
技术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技术推广
技术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技术推广
警惕由双穴吸虫引发的疾病及继发感染
发布时间 :2024/6/4 8:33:20 浏览 : 402 [关闭]

      开展标准化的鱼体检查是准确了解鱼体健康状况、提前发现已经存在问题的重要途径。眼球是鱼体检查时重要的器官,通过观察眼球的病变可以提示相关疾病的可能。

      眼球检查时应重点检查其形态、外观及寄生虫,从2023年10月起我们在学生教学、池塘服务及远程诊疗时发现多个养殖品种双穴吸虫的感染比例较高,如实验室购买的15个批次的草鱼、团头鲂双穴吸虫检出率高达80%以上,结合草鱼越冬综合征存在眼球红肿外凸的典型症状,疑似双穴吸虫是越冬综合征的可能诱因,另双穴吸虫未及时发现及处理可能导致水晶体脱落、瞎眼等情况,水产技术员及养殖户应引起重视,防止误诊或者漏诊的出现。

以下为眼球检查的相关照片:

亚硝酸盐长期超标导致白鲢眼球凹陷

感染链球菌的鳜眼球突出

      一、 双穴吸虫病的病原介绍

      由双穴吸虫的尾蚴及囊蚴寄生引起的一种危害较大的疾病,属于复殖吸虫病。双穴吸虫的囊蚴扁平卵圆形,形似草鞋,前端有1口吸盘,显微镜下活泼运动,鸥鸟及椎实螺是其中间宿主。

      二、流行特点

      该病是一种广泛流行的寄生性疾病,尤其在鸥鸟及椎实螺多的地方发病更甚。可危害如鲢、鳙、团头鲂、草鱼等多种鱼类,尤其以鱼苗、鱼种感染较为严重,死亡率高。

      三、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

      分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

      急性感染主要影响鱼苗,病程急,病鱼在水面狂游或挣扎,鱼体颤抖,头部、眼眶充血或出血,短期内可引起大量死亡。

      慢性感染时,肉眼可见病鱼眼球内有数个白点,白点即为虫体,随着病情的发展,水晶体脱落,病鱼瞎眼。

感染双穴吸虫的白鲢、花鲢,眼球中可见白点

感染双穴吸虫的斑点叉尾鮰、团头鲂,眼球中可见白点


感染双穴吸虫的金鱼、鳜鱼,眼球中可见白点

感染双穴吸虫的罗非鱼眼球外观(拍摄于茂名)  感染双穴吸虫的青鱼,水晶体脱落,瞎眼

感染双穴吸虫的草鱼苗,水晶体脱落,瞎眼    急性感染时头部充血

感染双穴吸虫的团头鲂眼球中的白点即为虫体    水晶体透光时可见其中的白色虫体 

寄生于斑点叉尾鮰的双穴吸虫显微图(拍摄于陕西渭南)

寄生于草鱼眼球的双穴吸虫显微图

四、临床诊断

      根据鱼眼发白(数量不等的白点)、水晶体脱落等症状可做初步诊断,确诊需对鱼的水晶体作镜检。水晶体镜检的步骤:用手术剪插入鱼的眼窝,剪破眼球后掏出水晶体,清除粘附物后放置于载破片上直接观察(将水晶体压破观察效果更佳)。

      临床诊断要点:①鱼摄食变差或不摄食。②濒死鱼瞎眼或眼球白浊,眼球内可见数个白点,注意不是眼球全部发白(诊断时需区分因体质弱、维生素A缺乏、链球菌感染等引起的眼球发白的情况)。

感染细菌后的异育银鲫眼球全部发白

      五、防治方法

      预防要点:

      ①每亩用250~300千克的生石灰带水清塘,以杀灭寄生虫幼虫和中间宿主。②双穴吸虫流行季节,使用敌百虫在投饵台挂袋,连挂3天,对预防各种寄生虫有一定的效果。③清除池边杂草,套养青鱼控制螺类丰度,做好防鸟等工作,可切断传播途径,降低发生率。

      设置于池塘边的防鸟网

      治疗方法:

      外用:①晴天上午,90%晶体敌百虫加硫酸亚铁按5:2的比例以 0.7~1毫克/升浓度兑水后全池泼洒,每天一次,连用2天。②晴天上午,硫酸铜跟硫酸亚铁合剂全池泼洒,比例为5:2,剂量为0.7-1毫克/升,严重时隔天再用一次。

      内服:吡喹酮拌饲内服,剂量为50毫克/千克体重,每日一次,连用5~7天。若有眼球充血发红等情况,还可添加硫酸新霉素按推荐剂量拌饲内服。

      治疗的注意事项:①双穴吸虫为体内寄生虫,药物难以有效进入寄生部位,主要依靠具内渗作用的外用药物高浓度使用的方法进行治疗。②双穴吸虫寄生后引起眼球周边充血、发炎,适当添加敏感抗生素可提高治疗效果。③双穴吸虫感染后若处理不及时,可引起感染鱼水晶体脱落,瞎眼的情况,影响鱼的卖相,甚至诱发细菌感染,引起病鱼大量死亡。④敌百虫应在晴天的上午使用,使用前需检测水体的pH,pH高于9时谨慎使用。⑤硫酸铜亦为高效的杀藻剂,大剂量使用后对藻类影响较大,需预防缺氧的问题。

      双穴吸虫是草鱼、团头鲂等养殖过程中的常见寄生虫,由于其寄生部位特殊,鱼体检查时易被忽略,需建立标准化的鱼体检查流程,方能提高寄生虫的发现概率,实现精准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