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科学研究院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动态
资讯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动态
2022年8月全国水产养殖疾病预测预报
发布时间 :2022/7/27 浏览 : 894 [关闭]

8月为高温季节,加上部分地区受雷雨天气和台风的影响,水体环境变化较大,养殖生产管理的难度加大,引发多种疾病。根据近年同期全国水产养殖疾病测报数据和今年天气情况,我们对8月易发疾病进行了预测,提出防病措施建议,供参考。 

一、易发疾病 

8月水产养殖应该重点关注草鱼出血病、鲤浮肿病、锦鲤疱疹病毒病、鲫造血器官坏死病、刺激隐核虫病、白斑综合征、十足目虹彩病毒病、急性肝胰腺坏死病、传染性皮下和造血组织坏死病和虾肝肠胞虫病等疾病。 

(一)鱼类疾病 

1.草鱼出血病:病原为草鱼呼肠孤病毒,主要危害草鱼及青鱼,发病水温为20℃~30℃。病鱼鳃盖或鳍条基部出血,肌肉点状出血、肝脾充血。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和宁夏等省份应重点予以关注并做好预防。 

2.鲤浮肿病:病原为鲤浮肿病毒,主要危害鲤和锦鲤,发病水温为17℃~30℃,尤其在20℃~28℃易暴发。病鱼上浮、聚堆游边,眼球凹陷,鱼种阶段有时出现全身浮肿。该病发病急,死亡率高。河北等省份应重点予以关注并做好预防。 

3.锦鲤疱疹病毒病:病原为鲤疱疹病毒Ⅲ型(又称锦鲤疱疹病毒),主要危害鲤、锦鲤及其变种,发病水温为18℃~28℃。病鱼停止游泳,眼球凹陷,鳞片有血丝,皮肤上出现苍白的块斑与水泡,鳃出血并产生大量粘液或组织坏死。该病发病急,死亡率高。河南等省份应重点予以关注并做好预防。 

4.鲫造血器官坏死病:病原为鲤疱疹病毒Ⅱ型,主要危害鲫、金鱼及鲫杂交变种,发病水温为22℃~28℃。病鱼体色发黑,体表广泛性充血或出血,尤其以鳃盖、下颌、前胸和腹部最为严重,鳃丝肿胀,解剖后可见淡黄色或者红色腹水,肝、脾、肾等器官肿大、充血,鳔壁出现点状或斑块状充血。江苏和浙江等省份应重点予以关注并做好预防。 

5.刺激隐核虫病:病原为刺激隐核虫,俗称“白点病”或“海水小瓜虫病”,主要危害大黄鱼、卵形鲳鲹和石斑鱼等海水鱼类,发病水温为22℃~26℃。水体有机物含量高、水流缓慢、养殖密度过大情况下可诱发该病暴发。病鱼体表和鳃出现大量黏液和小白点,镜检小白点可见有圆形或卵圆形、体色不透明、缓慢旋转运动的虫体。浙江和福建等省份应重点予以关注并做好预防。 

(二)甲壳类疾病 

1.白斑综合征:病原为白斑综合征病毒,主要危害对虾和克氏原螯虾,发病水温为18℃~30℃。病虾停止摄食,临死时在池塘边水面游动。该病发病急,死亡率高。江苏、浙江、山东和广东等省份应重点予以关注并做好预防。 

2.十足目虹彩病毒病:病原为十足目虹彩病毒1,主要危害对虾、罗氏沼虾、日本沼虾、克氏原螯虾,发病水温为16℃~32℃,虾体长4cm7cm时最易被感染。病虾肝胰腺萎缩,肌肉发白,鳃和足发黑。河北、江苏和浙江等省份应重点予以关注并做好预防。 

3.急性肝胰腺坏死病:病原为副溶血弧菌,主要危害对虾,发病急,死亡率高。河北、江苏、浙江和山东等省份应重点予以关注并做好预防。 

4.传染性皮下和造血组织坏死病:病原为传染性皮下和造血组织坏死病毒,主要危害对虾。患病虾生长缓慢,表皮畸形。广东等省份应重点予以关注并做好预防。 

5.虾肝肠胞虫病:病原为虾肝肠胞虫,主要危害对虾,发病水温为24℃~31℃。病虾群体中体长差异大、个体瘦小、肝胰腺颜色深。广东等省份应重点予以关注并做好预防。 

二、防病措施建议 

1.加强水质管理。注意监测水质变化,每周定期监测养殖水体的水温、pH、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等水质指标,发现异常及时调控。 

2.控制水深、水温。成鱼池水深一般控制在2m2.5m,鱼种池水深一般控制在1.8m2.0m;鱼类生长的最适水温为26℃~28℃,水温过高时可加注新水调节。加水以晴天14:00左右最好,切忌傍晚加水,以免引起鱼类浮头。 

3.科学投喂。投喂饲料时,坚持做到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的“四定”原则,根据天气、水质和鱼体活动摄食情况灵活掌握投喂量,防止饲料浪费和预防水质恶化。 

4.加强养殖生产管理。密切关注天气情况,提早采取措施预防台风、暴雨可能造成的溃堤、破网、逃逸等,并注意人员安全。勤巡塘,坚持每天早、中、晚三次巡塘。保持养殖池内合理的密度,促进养殖生物生长。 

5.及时报告疫情。在生产过程中,一旦发现养殖品种出现大规模发病和大量死亡等异常现象,要及时向当地水产技术推广(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病情的扩散。